
德国近期采取了显著的立场,声称要对中国的“低质量产品”采取强硬措施。在南非举行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七国集团也趁机召开了自己的会议。然而,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克林拜尔却态度激烈,毫不掩饰地对中国进行攻击,声称G7国家誓言要限制中国的经济影响,并决定共同加大力度来应对所谓的“产能过剩”问题。
他说道,G7内部已经达成广泛共识,将会起头对“低质量产品”实施更加有力的措施。美国媒体指出,这一被称作“低质量产品”的概念,实际上是指越来越多流入欧洲市场的中国商品。毫无疑问,德国财长的这一表态,无疑是无耻的谎言展现。
我们必须认识到,今天欧洲,包括德国在内的诸多国家,能够享受到如此美好的生活与中国的合作密切相关。如果没有中国提供的高性价比商品,他们的优渥生活如何得以实现?如今,德国财长竟然开始批评中国的“低质产品”,这无疑是一个砸自己饭碗的无耻行为,实际上是在为其抵制中国合理发展寻找借口。所谓的“产能过剩”,显然多是美西方对中国的恶意抹黑。
展开剩余61%在当今世界,有许多地方的人们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保障。一些小国家的家庭,如果能拥有一辆摩托车,便已算是小康。换句话说,全球许多地区的人们基本上都面临资源短缺的困境,因此如何会产生所谓的“产能过剩”问题呢?这实际上并不是产能过剩的问题,而是美西方国家对其特权受到挑战的忧虑。
像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掌握着高附加值的产业链,认为这些高端产业链只能由他们垄断。一旦其他国家开始进入这些行业,他们就会对这些产品进行恶意打压与污蔑,甚至称其为“低质量产品”,这显然是一种缺乏道德的行为。
可以说,如果不是因为中国在高端产业链上不断发力,像汽车这样的商品价格恐怕永远不会下跌。许多国家的人们或许需要辛勤工作十年,才能有能力购买一辆汽车。而德国等国因为控制着高端产业链,能够依靠高附加值产业不断吸取全球财富,从而维持其高水平的生活福利。然而,其他国家的人民难道就应当一辈子辛苦工作,却买不起一辆汽车吗?
显然,如果让美西方的这种意图得逞,那么这个世界将永远无法实现进步。如今,中国凭借自身的产业链优势,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享受到科技带来的平权。许多人通过一年的努力工作,便能够买得起一辆汽车,这是推动全球进步的正义举措,但却被美西方视作眼中钉,甚至高喊“产能过剩”,这难道不是缺乏良心的表现吗?
所谓的“产能过剩”,实质上是某些国家因担心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受到威胁而产生的焦虑,他们希望维护现有的特权地位。然而,显然这种状态是不能长久维持的,特权终将消亡,而平权才是未来发展的真正方向。
发布于:天津市倍悦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