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电视剧《美人心计》中,汉文帝对他的皇后窦漪房深情厚意。即使在窦漪房失明之后,他依然手把手为她做拐杖,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为她辩护,尽全力维持她的地位与尊严。然而,真实的历史故事远没有电视剧那般浪漫。年轻时,汉文帝确实对窦漪房宠爱有加,二人共育一女二子,窦漪房被立为皇后,且汉文帝还帮助她寻找失散的亲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窦漪房年华渐老,容颜衰退,且突发重病,双目失明,这些变故使得汉文帝渐渐移情他人。
慎夫人逐渐取代窦漪房的位置,甚至一度在宫中礼仪上与窦漪房平起平坐。虽然在电视剧里,汉文帝宠爱慎夫人只是为了对窦漪房的一种反叛,但历史上,汉文帝对慎夫人的宠爱远超电视剧的表现。对于慎夫人,汉文帝几乎完全忽略了窦漪房,几乎将她完全抛在了脑后。
有一次,汉文帝带着窦漪房与慎夫人一同前往上林苑,举行宴会时,宫人依照惯例将慎夫人的位置安排在了与窦漪房平等的位置。中郎将袁盎见状,认为此举违背了尊卑礼节,于是将慎夫人的座位稍微向后挪了些。这个动作惹恼了慎夫人,她拒绝入席,而汉文帝则因宠妃受委屈而愤然离席,提前返回宫中。如此偏袒慎夫人,汉文帝在大臣们面前展现了对窦漪房的冷落和无视,而这种内宫的冷酷无情,比任何外在的挑战都更加让窦漪房感到压迫和无奈。
展开剩余79%在那个时代,外戚的势力是政治中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尤其是在吕氏之乱的后遗症仍在朝堂上回荡的情况下。汉文帝在上位之后,十分警惕外戚的权力,力图控制所有可能威胁自己地位的因素。窦漪房辛苦找回失散多年的亲人后,朝廷上许多大臣都建议汉文帝将这些新近归来的亲戚安排在德高望重的地方,以防他们影响朝政。即使如此,汉文帝仍免不了要提拔窦家的部分成员,不过他们的职位大多局限于较为低微的职务,窦婴直到汉景帝时期都没有真正掌握实权。
双目失明,宠妃威胁,再加上没有外戚可依靠,窦漪房的处境可谓岌岌可危。即便如此,她仍能稳坐皇后之位,这其中的关键因素,并非仅仅因为她曾得到汉文帝的宠爱,而是因为她通过儿子刘启,获得了“母以子贵”的机会。
窦漪房并非汉文帝的正妻,而是在吕后安排下,成为刘恒(即汉文帝)的家人之一。虽然刘恒宠爱她,但她并非唯一宠爱之人——在刘恒成为皇帝之前,代王妃也为他生育了四个儿子,且窦漪房为他生育的刘启只有十五岁。显然,刘恒的宠爱并不是那么绝对。然而,在代王妃和四个儿子意外去世后,刘启成为了刘恒唯一存活的儿子,自然也就理所当然地继承了太子之位。
随着刘启成为太子,窦漪房作为母亲,被汉文帝立为皇后。她的地位并非因为汉文帝的宠爱,而是因为她是太子刘启的母亲。若汉文帝废除窦漪房,那么刘启的太子之位也将变得非常尴尬。废除皇后也就意味着废除太子,而如果刘启将来即位,如何面对母亲的被废问题将是一个棘手的政治难题。因此,汉文帝即使对窦漪房失宠,仍然不可能废除她作为皇后的身份。
然而,刘启的太子之位并非一帆风顺。虽然刘启的性格暴躁,甚至曾因与吴王刘濞的太子刘贤在宫中发生争执,导致了刘贤的死亡,这件事最终也成了日后七国之乱的根源。但刘启毕竟是汉文帝唯一的太子,且其母窦漪房的地位也非常稳固。
汉文帝虽然深爱宠妃慎夫人,但慎夫人并无子嗣,这一点使得她在宫中无法形成对刘启太子地位的威胁。慎夫人既然没有儿子,她在政治上的作用始终无法超越窦漪房。而且,历史上有前车之鉴——戚夫人的惨剧就摆在眼前。戚夫人曾经深得刘邦宠爱,但由于没有儿子,她的命运最终悲惨,成为了“人彘”。汉文帝虽宠爱慎夫人,但他深知她没有儿子,无法威胁刘启的太子之位。
汉文帝甚至为了避免慎夫人和窦漪房在宫中产生更大的争执,不仅修正了宫中的礼仪安排,还亲自告诉慎夫人,要尊重窦漪房的身份和地位。对此,慎夫人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位置,随即向袁盎表示感谢,并赏赐了他五十斤金。若慎夫人有儿子且能威胁到刘启的地位,窦漪房的地位便不再稳固,但幸运的是,慎夫人并未给汉文帝带来这类麻烦。
从整个历史来看,窦漪房能够维持皇后的地位,根本原因在于她的儿子刘启的太子之位稳如泰山。在汉文帝的所有儿子中,窦漪房所生的刘启与刘武才是能继承大统的唯一人选,而刘启虽然暴躁,但在汉文帝晚年已无法再更改立太子的决定。除非出现极为特殊的情况,否则窦漪房的地位很难动摇。而即使出现变故,汉文帝的宠妃慎夫人也无足够的筹码能挑战刘启的地位。
总的来说,窦漪房的皇后之位如同大厦之基,牢不可破。毕竟,皇后与太子的命运紧密相连,只要太子之位稳固,皇后之位便不可动摇。
发布于:天津市倍悦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